7.23高鐵慘劇的真相,隨着損毁車廂被極速掩埋,鐵道部官員一句「反正我信了」就完事。
這邊廂,大股東為特區政府的港鐵,近年多番瞞報事故為人詬病。一群80後港鐵員工今年初義憤填膺,在 Twitter 開設 MTR Service Update,工作時一聽到風吹草動,便即時發 tweet 公布事故信息,至今吸引了近1300名 followers。
上月底有傳媒報道他們的行動後,事隔僅5天,港鐵極速印製逾萬份工作守則,要員工簽署確認,不得將車務資訊對外公開。兩星期後,港鐵在網站推出「金博士話你知」動畫系列,得意又和諧地解說各種常見鐵路事故。
短片裏,機件摩擦產生的煙霧和異味,竟被動畫角色大讚「好香」,問是否在 BBQ;短路跳掣令車廂烏燈黑火,角色又可以聯想到是為了開 party。總之無論遇到什麼事故,金博士一律叫你「唔使驚」、「無事嘅」,至於你信不信……
受訪的港鐵員工都認為,香港鐵路的快捷和便利仍然是世界領先的,也相信公司對系統安全仍有一套可靠的標準;但在一些運作細節上,已漸見為追求盈利而犧牲服務質素的表現;或許不至造成重大人命傷亡,但種種導致班次延誤的事故則層出不窮,而在事故發生後對公眾知情權的處理,更有「鐵道部化」的趨勢。
延誤層出不窮
Kevin(化名)是負責站務的港鐵職員。今年1月,東鐵早上7時許因壞車而全線服務受阻;8時半,他看即時新聞說,7時45分將壞車移走並公布服務回復正常,於是他按原定計劃於9時乘搭東鐵,不料線路未能消化早前阻塞的一堆列車,列車開開停停,平常10多分鐘的車程變成20多分鐘引致遲到。就在他心急如焚時,還不斷聽到廣播說「列車服務已回復正常」。
「車程時間大增四分之三,怎可以算回復正常?站在乘客角度,車程當然要跟平時完全一樣才叫正常,但移走了壞車就說無事,根本壞車後兩個小時,服務仍然受阻。」
由於去年已有數次繁忙時間信號故障、上班族大擠塞而港鐵全無公布,Kevin 與一班同事決定發揮民間力量,透過 Twitter(twitter.com/mtrupdate)發布員工收到的事故真相,市民亦可以將所見即時retweet。
另一組織成員 Samuel 曾留學英國,他說當地鐵路服務穩定雖不及香港,但透明度卻高得多,無論是預定維修工程、還是突發事故致延誤,都有詳盡及實時的公布。倫敦、紐約地鐵,以至地方上的鐵路公司,都利用各種手機 Apps、Twitter、iGoogle 上的小工具發布最新資訊,或至少在網站首頁不斷刷新。消息內容除了哪處有事故,還包括原因、估計延誤時間、並建議改道的路線選擇。「相反,港鐵就算有廣播,往往是『阿媽係女人』式,告訴你『列車服務受阻,不便之處,敬請原諒』。我已經塞在車廂裏了,哪用你來告訴我列車服務受阻?不講事故原因及影響程度,乘客怎麼決定更改行程?」Samuel 說。
「6月17日,將軍澳線信號故障,乘客白等半個鐘,港鐵不承認信號系統有問題,卻說是『天雨影響』,將軍澳線根本沒有露天段,怎會受天雨影響呢?」Kevin 說。
公布事故信息很和諧
Kevin 自言搭九鐵大,見證兩鐵合併後,從前一些相對開明的做法改變。當年九鐵有「8分鐘通報機制」,當服務受影響超過8分鐘,就會通知傳媒,讓準備乘坐鐵路的乘客盡快得知消息。兩鐵合併之後,這機制無聲消失,昔日新聞中常常聽到出現故障的九鐵、西鐵,「變得相當和諧」。現時港鐵往往留待服務受影響20分鐘以上才公布,車站廣播的範圍與資訊亦不全面。
除了印製萬份員工守則提醒不能「泄露」車務資訊外,Kevin 和 Samuel 覺得最可笑是「金博士話你知」系列動畫。據說,「金博士」就是車務總監、英國倫敦大學機械工程博士金澤培的化身。
對於列車行駛時冒煙兼有異味入侵車廂,金博士解釋為「車輛跟 brake 皮摩擦起來很自然產生熱能,轉化成煙霧及異味!雖然係咁,架車唔會有危險」。主修化學的 Samuel 說,「車唔會有危險,不過人會囉。煞車皮的成分包括金屬同聚合物,高熱下釋放,吸得多會有害!」他認為港鐵企圖將問題合理化,而不是去想辦法改善。
港鐵甚至對內都將資訊收緊。今年4月,九廣鐵路車務員協會便向廣鐵管理層示威,抗議09 年起停止透過內聯網及車站報告板向前線員工公布每日鐵路事故資料,連直接涉事的員工亦不能查閱調查報告,無法從中學習以提升安全水平。
一名工會代表昨日接受訪問時亦認同,兩鐵合併後政策愈趨嚴苛。「各種保密條款一向都擺着,但這兩年特別嚴厲執行,我們都不很了解界線在哪裏,卻又要簽署同意遵守,以致有時工作有需要,也不知道可否將資料 foward 給前線同事。甚至用公司電郵帳戶發一封包含自己姓名和身分證號碼的郵件出去,不理內容如何,系統會自動 block 住,並被上司警告。」
Kevin 認為,港鐵事故連連屢受詬病,除了「死要面」封鎖資訊外,更根本問題是,為何這麼多事故?翻查資料,由05至09年間,令港鐵服務延遲15分鐘以上的事故數字,明顯有增加之勢(見表)。Kevin 直指公司上市後,「所有問題指向錢,永遠都是錢,股東回報最重要」。
為了省錢,近年市區線的供電組件改用國產,較原用的日本三菱牌便宜。但日產的用3年,國產的8個月便壞,結果省不了多少,又常跳掣,去年油麻地站斷電纜致服務癱瘓數小時,便是因此而起。公司上市後,財務預算的審批程序亦更僵化,當設備比預期壽命提早損壞,還要慢慢排期更換;如說西鐵控制中心的大屏幕,顯示器「一撻撻」無法看清,仍更換無期。
內地高鐵慘劇令港人擔心將來高鐵香港段的安全。然而,就算不搭高鐵,國產列車亦避無可避。港鐵即將引入一批由中國北車生產的地鐵行走市區線;將來的南港島線亦斥資14億元,購入由北車自主研發及生產的無人駕駛列車。
港鐵發言人沒有正面回應該批新車是否曾有品質問題,但強調採購設備及系統有既定標準。至於「金博士話你知」的動畫,只是希望讓乘客有另一種方式了解列車運作,採購「brake 皮」時向供應商訂明不能含有毒物質。個別員工若對車務運作或鐵路事宜有任何意見,港鐵鼓勵他們向上司表達。
《明報》- 星期日生活 - 周日話題 - 2011-07-3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